主要的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开机自检功能:仪器在开机时应具有自动自检功能,报警部件还需设置手动自检功能。
2、规定有效的探测距离:非接触式气体报警仪器的有效探测距离不小于20 m。
3、报警值设定:针对不同气体,标准规定了具体的报警值设定。
例如,缺氧报警设定值为19.5%VOL,富氧报警设定值为23.5%VOL(参照GB 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操作规程》、GB 30871—2022《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规范》);
可燃气体一级报警设定值不大于25%LEL,二级报警设定值不大于50%LEL;
有毒有害气体的一级和二级报警设定值则根据OEL(职业接触限值)或IDLH(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来确定;
4、误差与重复性:标准对仪器的示值误差、漂移和重复性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和氧气的示值误差应在仪器满量程正常测试范围内分别不超过±5%FS、±5%FS和±2%FS;
5、校正与接口:仪器应易于校正,并设置校正程序及相应接口,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6、防爆性能:用于性环境的仪器应具有符合相关规定的防爆性能,并取得防爆合格证;
7、声光报警装置:报警器的声光报警装置应满足特定条件下的可见度和声压级要求,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有效提醒工作人员;
8、输出控制功能:具有输出控制功能的仪器,在发出报警信号时,应能启动输出控制功能,如切断电源或启动排风系统等;
9、供电要求:标准对电池供电和非电池供电仪器的供电电压、连续工作时间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10、其他性能要求:包括方位、响应时间、全量程示值误差、高速气流、长期稳定性、绝缘耐压性能、温度、恒定湿热、抗电磁干扰、抗蒸汽干扰、振动跌落和功能等方面的要求。